今日聚焦!在第七届画廊周北京,见证当代艺术的活力与光彩

2023-05-27 00:40:20 南方都市报

网生代艺术家的花园里响彻虚拟的“田园牧歌”,艺术家王岩改名“王巖”并迎来艺术生涯的新生,木木美术馆在悄悄搞一场暗黑的“抓马派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亮起中国当代艺术的“幻与灯”……画廊周北京再次向观众呈现了当代艺术多彩而立体的面貌。

5月26日,第七届画廊周北京正式开幕。40家参展画廊与非营利机构带来精彩纷呈的展览,阵容史无前例。在拥抱繁荣开放的新阶段,画廊周北京在学术委员会的共同支持下,选择“易见(Visibility)”作为年度主题。“易见(Visibility)”是思想的视觉化,期待通过当代艺术,使想象复位、万物可见。


【资料图】

第七届画廊周北京新闻发布会

在5月2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北京公社创始人冷林、Galerie Thomas Schulte画廊主Thomas Schulte和画廊周北京总监王一妃一起,就疫情过后的艺术市场、画廊周与其所在城市的关系等问题展览讨论。

谈到画廊周北京与北京这座城市之间的关联,王一妃说,北京的专业画廊和美术馆的数量大概加起来有三十五家到四十家左右,因此画廊空间面对的挑战就是,正在画廊空间进行的展览为什么要参加画廊周,以及如何能让大家在特定的时间来到北京,在画廊周期间去看这些展览。

据她介绍,画廊周北京从2018年就开始尝试独立策划公共单元等,进一步有新的内容吸引大家在这个时段来看展;设立最佳展览奖,也是希望所有机构在这期间能够拿出最精彩的展览。同时引入更多的国际、专业的画廊,因为只有所有的优质内容汇集到这里,对外才有强大的发声。基于北京的生态,王一妃认为国际交流也必不可少,跟专业的艺术联盟比如苏黎世艺术周、柏林艺术周发生关联,从而把中国的艺术家推出去,把国外的艺术家引进来。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发现,每一年我们的藏家反馈还有公众的反馈愈来愈趋向积极,藏家和观众的基数也愈来愈大,从第一年5000人左右的到访量到现在每年20万人左右的到访量,我们看到很大的变化。我们也非常开心地看到,在活动期间有很多其他城市的收藏家,有的一开始对艺术不了解,通过画廊周北京的平台慢慢地开始建立收藏,也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分享收藏经验。画廊周北京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标签,他们在活动期间会分享看到了哪些优质展览。我相信,画廊周北京未来会与北京这座城市产生更有效的互动。我们也希望这个活动给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带来年轻的活力和创造力 ,让它拥有更具个性和魅力的色彩。”王一妃谈道。

从柏林远道而来的Galerie Thomas Schulte画廊主Thomas Schulte(托马斯·舒尔特)先生坦言自己上次来北京已是多年以前了,这次来到画廊周北京感到非常惊喜。他说:“我看到这里的艺术空间有非常高的质量,也非常专业,已经是国际水平的高质量展览。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在过去二十年当中,我看到中国的艺术市场有很大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关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或艺术从业者、策展人,大家都是非常认真地对待艺术的事业。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画廊周非常专注于内容创作,努力去让画廊和大众建立联系,让艺术家和外界建立联系。”

本届画廊周北京打破艺术区边界,以全城联动的方式重启北京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心城市的文化活力,以798艺术区为中心据点,辐射至草场地艺术区、顺义、国贸等北京多地。主单元作为活动的核心,延续对本地空间的关注,不仅囊括一众本土中坚力量,更尝试以北京为原点展开国际对话。艺访单元延续视野拓展之目标,13家国内外参展画廊将覆盖包括柏林、成都、香港、伦敦、洛杉矶、巴黎、上海、深圳和台北在内的9个全球当代艺术生态中的重要城市,阵容翻倍,精彩延续。

新势力单元与公共单元分别延续其对华语青年力量和公共话语的关注,由艺术家蒲英玮与策展人陈立领衔策划。公共单元将呈现群展《琢面》,15位艺术家的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作品将在798园区各大核心户外场域呈现,试图回应当下现实中外部结构与内部力量之间的张力。新势力单元以“今日青年!”为主题,以影像、表演艺术和行为艺术为关注焦点,探讨身处在世界演进浪潮中的在地性青年文化。

画廊周北京总监王一妃说:“面对新的机遇,第七届画廊周北京将继续与参展机构保持深度紧密的合作,将阵容最强、最优质的展览带给观众。不仅如此,我们更期待联动更广阔的世界,与国内外行业生态共同见证北京这座当代艺术中心所焕发的光彩,凸显城市真正的创新精神。”

第七届画廊周北京精彩看点

艺术新秀初试啼声

卢豫首展“伊壁鸠鲁的花园”

卢豫 踱 2022 布面油画 130×130cm的副本

青年艺术家卢豫的首次个展“伊壁鸠鲁的花园”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出生于网生代的卢豫,有意将个人遨游于虚拟界面时的主角思谋,与对避世游戏的感知相交叠,借高饱和度的电子色与田园牧歌式的场景营造,再现空间的二重交叠状态;并通过高度秩序化的点状、块面结构与自然柔和的线条这两套视觉语法结构的对比,表露出她在两个“现实”世界间的情感拉扯。

在这里,绘画不仅是她弥合虚拟世界与现实荒原之间分野地带的媒介,更是她立于两个世界的缝隙处望向远方实现自我疗愈的一剂良方。

观念艺术开拓者

劳伦斯·韦纳个展登陆里森画廊

美国艺术家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个展“在相对形式的领域内”亮相里森画廊中国空间。韦纳被公认是1960年代观念艺术发展的开拓者,他本人则自视为雕塑家,把自己雕塑的媒介定义为“语言+所指的材料”,将语言作为建构作品的媒材。

本次在北京空间北展厅的展览带来了一系列创作于1972至2013年、基于墙体的文本,以及两件影像装置,我们由此得以追溯他50余年的创作生涯。这也是继2008年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以邀光”之后,韦纳再度于中国推出个展。

白石画廊设立北京空间

开幕首展“我爱中国”

田中敦子83G布面瓷漆颜料229.2 × 183.9 厘米1983

白石画廊北京空间开幕展题为《我爱中国》,象征着白石画廊希望通过艺术传递爱、增加与当地艺术群体的沟通和交流的美好愿望。为了此次开幕展览,画廊邀请了四十余位与之合作代理的艺术家专门为此盛事分别创作一件代表作,同时也将展出一系列来自画廊收藏的杰作。

白石画廊56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战后日本前卫艺术和当代艺术,这次开幕展《我爱中国》将展出代表深远及多元的日本艺术史的作品,并通过展览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有巨大潜力的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白发一雄、草间弥生、奈良美智等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也将在展览中亮相。

势象空间推出特别展览

“昨日的今天:王岩与王巖”

沧浪幽迹25,布面丙烯,90×120cm,2022

作为第七届画廊周北京特别展,势象空间在798艺术区A08楼一层,推出艺术家王巖先生的个展“昨日的今天:王岩与王巖”。

王巖本名王岩,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新一代艺术家里一位较早成名的油画家,是一位潜心于艺术创作不断革新的艺术家,曾任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教授、研究生导师。展览从生活、教学、创作等多个视角对王巖的作品进行系统的梳理,时间跨度30余年。

2022年王岩新作展举办前,有朋友建议用“王巖”来替代“王岩”,用于以后绘画新作的署名时,王岩欣然接受。王岩更名王巖,也是他在艺术人生上的一次变革,一次新生。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探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幻与灯”

2023年4月29日至8月13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借由光影图像作品与档案文献的并置,探讨幻灯片及投影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轫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如何激发彼时的艺术创作,以及其对此后中国几十年艺术实践往往未被充分认知的持续影响进行审视。

展览围绕幻灯片作为媒介的关键形式特征,分为“传播”“反射”和“透明”三个主题章节,对幻灯片及投影如何成为中国当时不断扩大的国际艺术交流的主要媒介,“"85新潮”的艺术家们如何利用幻灯放映和信息传播机制探索前卫艺术,以及如何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从幻灯片及投影的影响回看中国此后的艺术实践展开探讨。本次展出的众多文献材料由评论家、策展人费大为与艺术家、教育家郑胜天慷慨提供。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法国里尔摄影学院联合呈现,UCCA策展人容思玉策划。展览将于2025年在法国里尔呈现。

⽇内瓦·费吉斯在木木美术馆

有一场“抓马派对”

⽇内瓦·费吉斯 《万圣节狂人》 2022

爱尔兰艺术家⽇内瓦·费吉斯(GenieveFiggis)在亚洲的⾸次美术馆个展“抓⻢派对”正在木木美术馆 举办。作为艺术家的中期回顾展,本次展览全⾯呈现其职业⽣涯早期⾄今的40余幅画作,其中数件绘于2023年的新作将⾸次与公众⻅⾯。

费吉斯的作品时常描绘穿着考究的主⼈公——声名显赫的皇室贵族成员或是上流社会⼈⼠,在宏伟华贵的宅邸或乡村⽥园的⾃然⻛光中宴饮、郊游,悠闲享乐。本次展览分为六个单元:“梦魅”“重访”“宫廷⻛范”“雅室”“宴游”“社交肖像”,呈现艺术家在创作中反复描绘的主题和场景。

千高原艺术空间

推出“形而下的图像迷宫”

饶维懿 《最后的舞蹈》180cmX140cm 布面丙烯 2022

千高原艺术空间携“形而下的图像迷宫:饶维懿&王俊双个展”亮相第七届北京画廊周艺访单元。

艺术家饶维懿和王俊都在多年的创作中建构起了各自的图像迷宫。饶维懿的迷宫是基于网络世界和电子视觉的,这是当代生活中最为人熟悉的元素;王俊的迷宫则源于绘画与图像之间更为长久,也更容易个人化的关系。他们对图像迷宫的态度是暧昧的,称不上抵抗,也称不上顺从;他们更像是在寻找一条出路,以便在图像构成的当代经验中为“自我”保留一块纯净的领域。这一切的前提在于他们看到了图像的大网。更重要的是,他们理解这张网的特性:它并不遵守任何形而上的规定,而是在形而下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变革中展现其无序且无穷的生命力。

据悉,5月26日至28日三天为本届画廊周北京贵宾日。此后为公众开放日。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上一篇 : 天天即时:寿阳县举行第三届星火项目创业大赛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